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皇子说的也非全不在理。
陆芜菱自然只能带着繁丝伺候,罗暮雪领了两千人巡边,也算是领着军队的,不能带太多行李。
只是尽量挑选了柔软的垫褥,易带的盥洗用具,几乎没带首饰,衣裳也没有带很多,倒是怕路上没有可吃的,各种腌制的食物带了不少。
次日早上出发了,陆芜菱和繁丝坐马车,一个多月前逃回途中被罗暮雪带着骑马,伤好多天不曾尽好,她虽不曾抱怨叫痛,那伤处看着也颇令人难忍,罗暮雪这次自然也不敢让她再骑马了。
繁丝虽是丫鬟,却也是原先在陆府的大丫鬟,也是金莼玉粒、娇养长大的,上次受罪一点也不比陆芜菱小,陆芜菱不吭声叫苦,她也不敢作声而已,这次有马车坐,也不怕颠簸呕吐了,总比骑马强。
两人坐了马车前半,后半车厢便是她们的行李。
这次去,连运一路补给的粮草车都没几辆。
为何呢?
因为西安府一路往西北,除掉本地普通百姓的田地,大部分都是屯田。
这些屯田由低级士兵来进行,他们可以利用不打仗的时候来种田,这些田地,原来都是荒地,只要分给他们耕种,开垦出来耕种之后,连续三年都能交足租子,就归他们了。
但是这些田的田租是要交三成的,这三成由上头的将领,当然主要就是大皇子和程家来收取,也是大皇子的一项重大收入。
而他私下会将这些屯田分封给手下重用的大将。
比如说罗暮雪。
他名下受封屯田有两万亩,也就是二百顷,这些田地并不是归他,而是田租收益归他。
这些一年便是不少收入,远远超过他的俸禄。
而西北军无仗可打时,是没有俸禄的,他们必须去屯田,自己种植粮食,练军,行军,打仗时都俱有俸禄,因此西北军的军饷便要低一些,所以朝廷也对军队屯田乐见其成。
屯的田不过是比普通税略高,比正常租地要便宜多了,士兵们大都是农民出身,所以也是乐意为之。
本身有一定军饷,所以粮食大多数人是吃不完的,这些余下的粮食,也是大皇子统一收购。
屯田区有卫所,里面粮食充足,所以,罗暮雪带着人巡边,是不需要随军携带多少粮草的。
甚至连住处都有。
因此这一路,陆芜菱比起逃回来时,要舒服得多。
走了一天,不曾看到一点黄沙草原,尽是无边无际的田地,绿油油的,看着十分喜人,这里不同江南,地方小,总是有村庄水塘河流可见,而是大片大片,除了这绿绿田地什么都看不到,连起伏都少。
看着颇为神奇。
这附近正是罗暮雪受封的屯田,于是指给她看,到远处哪里。
罗暮雪又道:“我初从军时,还没有屯田制,大约我十五岁左右,大皇子来西疆历练,才正式提出来的,对朝廷不过说以此养军,反正朝廷每次拨粮饷是少拨了不少,因而乐见其成。
只是屯田官的职务,总有各系人马想往里安置。”
陆芜菱道:“大皇子殿下甚有治国治军之才。
只是屯田制不是开朝以来便有的吗?”
罗暮雪微微诧异道:“这个你也知道?
本朝开国时候的屯田制实则上就是驱使士兵去种田,种田所得,全归军队朝廷所有,士兵们改吃多少拿多少,全无变化。
危急时尚好,但承平日久,士兵又不是奴隶,又要打仗又要种田,自己还一无所获,一点好处也没有,谁肯好好干呢?所以建国后,屯田制便名存实亡,一年那么多屯田出不来什么东西,许多地都慌了,直到大皇子殿下提出细则……”
陆芜菱笑道,“那你可曾种过地?”
罗暮雪颇为骄傲,“我那时虽是十五岁,已经是军官了。
自然是不种田的。”
又往西北走,终于走到一处戈壁,确实是黄沙碎石漫漫,极为壮观,为陆芜菱平生仅见。
但她更喜欢草原,这里的草原稀疏,没有她逃亡路上看到的东胡人的草原丰美,然而蓝天白云,绿野如海,确实美不胜收。
罗暮雪不时带她骑会马,在草原上纵马疾驰,风声大得听不到身边人说些什么,他们俩人纵声大笑。
这样的生活,陆芜菱觉得实在很美好。
表哥大婚之夜,正是她赴死之时。明明清白的人,却被冠上狐媚子的丑名。她不甘地闭上眼,再睁眼时,重回到了父母双亡那年。寄人篱下,她不再懦弱。重活一世,她誓要守护自己!...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都市情缘小说,它如长河般的悲壮凄美,主人翁江梦远与青梅竹马的恋人西楚艳演绎了一场生死永相随,不离亦不弃。爱到白头老,相守亦相望那份纯真纯美的生死之恋。后来,西楚艳因为一场意外永远地离开了他让他伤心欲绝。从此,主人翁江梦远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改变,他将情归何处呢?...
村庙最新章节列小说村庙短刃著村庙全文阅读关于村庙村中多庙宇,然庙从何来?人所供奉者为何物?谁又曾想过,那整日里居与庙宇之中,接受世人香火供奉的神灵,却是邪孽异物?故事,从那阴森森的庙宇中ampgt...
李贞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睡回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附身在了那个和他同名同姓的大唐越王身上。成了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儿子?这是好事儿啊,谁不知道李世民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强盛的时期之一?这个年代,绝对是所有穿越客的最佳选择。再说了,咱可是堂堂大唐亲王,这辈子算是衣食无忧了,不但衣食无忧嘎嘎嘎但是,貌似...
一个异世孤魂,来到苍茫大陆成为农家女,觅得仙缘,踏入仙途,开始一段传奇之旅。QQ群326871575欢迎各位加入身份验证为小说中的人名...
贾亦韬,一个年轻有为的历史学者,对于明史极有研究,因缘际会之下,在生与死的挣扎之中,成为了崇祯皇帝。作为一个明史专家,尤其是明末时期,贾亦韬有着极深的研究,他相信,由他当皇帝,无需过多的辛劳,不需像崇祯皇帝那样日夜忙于勤政,更不需要过着艰苦的日子,凭着自己的历史知识,只需将历史上的人物放到合适的位置,当一个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