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凡少你一句,他们都打不起来。
*
老皇帝也看热闹不嫌事大,让锦衣卫搬来十来套案几和软垫,提供双方坐而论道。
——主要是权应璋年纪大了,一般论道没几个时辰拿不下来,真让人家这把老骨头站这里那么久,今天就得当场出殡。
今文学派首先发难:“《古文尚书》初次问世时就明言比先前的《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四百年来数量无有变化,四百年后遭逢战乱,再到太平,怎么就变成多出二十五篇了?篇数不合,方知伪也!”
古文学派的人面色凝重起来。
就连权应璋这个文坛盟主也是眉头一皱。
他们是正经辩经,不是街头争斗,倘若是后者,他们当然可以扯着嗓子说“官方文书上没有变化不代表它在民间不存在,民间那么大,书籍四处散落,四百年后才找到不是很正常吗”
。
但辩经不能这么辩。
辩经,你得从经史典籍里找出相应的内容来反驳对方。
哪怕全天下都知道孔子是个男的,你在辩经的时候,如果需要说明这一点,那你就得从典籍内容里找出某某话来证明他——比如,孔子和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共处一室后,就连他的徒弟都疑心孔子是不是不清白了,由此可论证孔子是个男人。
你如果无法辩明,那等对面掌握了官方话语权后,孔子的传奇人生里估计就得加一项“孔女子一生不弱于人”
了。
如果这个官方话语权再掌握得久一些,科举考题是你这个学派出,答案要按照你这个学派对经典的释意来,一代两代大家还心里腹诽这个学派胆大包天,强行给孔子改头换面,他们知道孔子是男人但为了科举为了打出自己的名声,对外只能声称自己支持这个观点。
但五代之后,孔子女扮男装这个观点必定会成为主流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学派一定要争正统,争到正统,那就相当于直接垄断了某段时间的话语权,你想给天下士子灌输什么观点就能灌输什么观点,再离谱的观点都行。
古文学派的人几乎是迫不及待想要辩倒对方了。
所以孔子……啊不对,所以《古文尚书》的数量为什么会突然变多呢?
那对知己对视一眼,其中一人扬声:“《德明·叙录》有载,宣帝年间,河内女子有坏老屋得古文《泰誓》三篇。
此为十六篇之外《古文尚书》,是以,尔言‘四百年来数量无有变化’乃谬言!
除此之外,还有……”
他们又提了其他书籍大概三四处类似的内容。
现在轮到今文学派皱眉了。
这些书他们有些看过,有些只隐约听过书名,没想到对面居然有人涉猎如此广泛。
但没关系,他们还有别的证据!
又一个人站出来:“《荀子》言:人心之危,道心之微。
此八字引自道经。
而《古文尚书》亦有相似句子: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倘若《古文尚书》在前,为何《荀子》不言引自《尚书》?《古文尚书》!
伪书尔!
《荀子》成书前不见,是以无法引用。”
古文学派的人:“……”
你还真好意思说,人家引注什么是人家自由啊!
《荀子》就是想引道经不想引尚书不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婚洞房夜,她被他视之敝履,肆意张扬的一指刺穿她的身体,让身心她惨遭凌辱。...
夜绫,一个隐藏天才光环的废物。当得知家族之人欲在群雄宴上将她献与青云宗七长老为妾,顿觉心寒。心已死,无牵无挂无顾忌。大闹群雄宴,竟意外成为妖族太子的宠妾!这是意外?还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阴谋?当夜探妖皇书房被当场抓获时,爱是否能继续?当得知妖皇莫名失踪,却早已将走后之事都安排妥当时,这背后是否另有玄机?当失踪的人越来越多,宗派战斗不止,可疑事件接连发生,是否有人能拨开迷雾?一切的一切,皆因一份残图而起。为了守护残图,夜绫接受了师傅失踪前的嘱托,发誓永不在人前以真实身份展现实力。可她的秘密又能隐藏多久?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玄幻女强。...
林攸宁先是顾宜宣的大堂嫂,后才是他的妻。肩挑两房的顾宜宣在林攸宁怀上身孕之后便再也没有跨进过她的院子。林攸宁要强了一辈子,苦熬到儿子成了状元,要颐养天年的时候,却被找上门来的顾宜宣气的一口痰没上来死了。重生之后,林攸宁的目标只有一个寿终正寝。...
我是一个灾星,刚出生就克死了奶奶,爷爷以前是个道士,为我逆天改命,却在我二十岁生日那天离奇死亡。临死前,他将一本名为登真隐诀的小黄书交给了我,却让我四年后才能打开...
这是一所从二战时期演变而来的神秘学院。新世纪异能人的价值观已经发生改变。三年后,陆文杰因异能再次激活被重招入院,他是否能找回曾经的记忆,揭开一切的根源。...
古昆仑是如何消失不见的?九重天出现的原因什么?神灵的神格究竟是什么?蜀山剑修一剑行天下的秘密是什么?人成仙的道路又是如何断绝的?乱世寻仙录,带你走进这一段遗失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