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此谓平原行军者也,况我深入险阻,凿路而前。
今,又遭老霖雨,山坂峻滑,兵滞而不能展,粮阻而难接续。
曹真发已月余,方行半谷,治道工大,兵士力乏,实乃行军之大忌也。”
杨阜、华歆亦上疏谏言。
曹睿乃下诏退兵。
是日,司马懿与曹真议曰:“今连雨三十余日,河水暴涨,若不退兵,四十万大军,尽丧谷中矣。”
曹真望天叹曰:“天时不与,真奈何也?”
忽皇命至。
司马懿乃伏军断后,大兵徐徐而退。
孔明在赤坂坡,算一月秋雨将尽,乃谓众将曰:“我料魏军已退。”
言未毕,忽王平入帐报曰:“曹真退兵。”
众将纷纷请命,追击魏军。
孔明曰:“不可。”
众将曰:“魏军苦雨日久,今狼狈退走,正好追击,一鼓作气,直下长安!”
孔明曰:“司马懿通晓兵法,曹子丹熟知韬略,今其军退,必有伏兵,我若追之,正中其计。
不如出其不意,兵出斜谷,占据棋山。”
众将问曰:“丞相每出斜谷,必据棋山,为何?”
孔明曰:“此山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左有斜谷,右有箕谷,左出右入,正可用兵。
占据棋山,居高临下,尽得地利,周边情形,一览无余,乃用武之佳地也。”
孔明遂令魏延、张嶷、陈式、杜琼兵出箕谷,命马岱、王平、张翼、马忠兵出斜谷,两路人马会于棋山。
孔明自提大军,随后进发。
曹真、司马懿退兵,探马回报:“蜀兵未追。”
又行旬日,埋伏人马皆回,言未见蜀兵。
曹真曰:“秋雨连绵,栈道尽毁,蜀人安知我军退走?”
司马懿曰:“蜀兵不追,必出斜谷。”
曹真曰:“何以见得?”
司马懿曰:“诸葛亮料我有伏兵断后,故纵我远去,他却出我不意,兵出斜谷。”
曹真大笑曰:“此乃仲达自我所思也,我料蜀兵,必不出斜谷。”
司马懿曰:“以我所料,诸葛亮必分兵自两谷而出,我与你各守一谷,十日为期,若蜀兵不出,我面涂红粉,身着女装,至你营中请罪。”
曹真曰:“若蜀兵果至,我将天子所赐玉带一条,御马一匹相送。”
于是,分兵两路。
曹真引一军屯斜谷,司马懿引一军屯箕谷。
安营已毕,司马懿令一支军兵前出埋伏。
遂自更兵士服装,遍视各营。
忽见一偏将大发怨言:“大雨淋了一月,今不肯回,却赌输赢,岂不害苦我等?”
众将士随声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