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老叟微微笑曰:“我乃本地山神,奉伏波将军之命,特来指引。”
言毕,喝开身旁石壁而入。
孔明惊讶不已,感德而慨,望庙三拜,遂扶葛下山。
次日,孔明备了厚礼,引王平及众哑军夤夜起行。
至谷口,天大亮,迤逦而进。
但见苍松凌云,崖柏出壁,摇曳青竹片片秀,临溪幽兰点点香。
行约二十余里,忽见云蒸霞蔚,竹篱茅舍。
孔明近前,小扣柴扉。
一童出问,月貌星目,令人悦怀。
孔明方欲开口,见一人白袍皂绦,竹冠草履,自茅舍出曰:“来者莫非汉丞相乎?”
孔明拱手曰:“高士未问而知,真贤者也。”
隐士笑曰:“丞相大纛南征,人神共肃,愚安得不知也?”
遂请孔明入草堂。
宾主落座,孔明曰:“亮受先帝三顾之恩,不敢忘先帝之志,欲光复汉室。
今奉旨南征,王化边远,不料兵马至此,误饮哑泉。
幸伏波将军显圣,指高士有泉可愈,故冒昧造访,拜请垂慈。”
高士曰:“山野闲人,何当丞相亲临?此泉就在草堂之后。”
遂唤小童吩咐。
于是,童子引王平及众哑军至安乐泉,取水饮之。
众军立吐恶涎,随即能语。
隐士进柏子茶、松花菜以待孔明。
孔明用之,清香五内。
隐士曰:“丞相行军之路,多毒蛇恶蝎,其溪泉之水,皆不可饮,但掘地为井即可。”
孔明拜谢,又求“薤叶芸香”
。
隐士即令众军随意采取。
孔明拜问隐者高名。
隐士笑曰:“愚乃孟获之兄,孟节是也。”
孔明愕然。
孟节曰:“我兄弟三人,二弟强覇,不服王化,某屡谏不听,故埋名隐姓于此。
我弟造反,劳丞相深入不毛,孟节之罪莫大焉!”
孔明曰:“公言重矣。
不想,春秋柳下惠与盗跖之事,今亦有之,足为世之美谈!”
孟节曰:“丞相过誉,诚感惶恐。”
孔明曰:“公,身为长子,贤明德厚,今又有大功,亮奏闻天子,立公为蛮王如何?”
孟节曰:“为避名利,而隐此谷,岂有意富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