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对了,你们都叫什么名字?”
秦朝还不流行管太监宫女叫什么小桌子、小凳子,宫女太监们都还保留了各自的姓名。
如赵高。
约二十七八的领头太监上前,躬身道:“小的张子狗!
神仙叫我阿狗就行!”
听到这名字,陈飞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对于秦朝的取名文化,陈飞在恶补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是深有体会,觉得很奇葩,但很秦朝。
秦朝有好听的名字,比如“扶苏”
“高渐离”
“白起”
,也有很普通的名字,如“赵高”
“阎乐”
。
但除此外,秦朝还有许多怪异奇葩的名字,比如秦简中记录下来的姓名。
秦人喜欢用天干地支、物品、动物的名称来起名,如“甲、乙、丙、丁”
“衣、桌、椅、板凳”
“狗、鸡”
等。
因为在秦朝这贱名文化,乃至到现代了都还有人起贱名。
在交通、医疗都不发达的秦朝,没有什么文化的民间百姓认为年幼的小孩子最容易受邪祟侵害,甚至夭折。
所以为了防止孩子被外界某些东西捉弄,他们就给新生儿取一些贱名,这样孩子就好养活了。
狗在秦朝的繁殖能力和抗打击能力都是极强的,所以秦朝百姓才会乐于给孩子起含“狗”
字的名字,这一想法也类似于上世纪流行于祖辈之间的小名“狗蛋”
、“黑狗”
。
秦朝百姓还喜欢给自己的孩子起带有的名字,如“病”
“疾”
“疢”
“痈”
的名字。
“疢[chèn]”
就是当时的一种热病,“痈[yōng]”
是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
这是秦朝百姓为了防止自己孩子患病而赋予的姓名。
比如“去”
在现代是前往的含义,在古代就是避免的意思,那么“去疢”